“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给中国制药装备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制药装备行业不断发展壮大,自主研发能力持续提高。据了解,“十二五”以来,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将医疗器械行业列入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中国医疗器械创新能力由弱到强,关键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器械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转变,尤其是中国先进的医疗器械重点产品发展实现了很大突破。
出口占比逐年扩大
记者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获悉,2015年,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6万家,可生产包括3.0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43个大门类、3500多个品种、1.2万余种规格的医疗器械产品。除了技术进步,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还通过直接投资、对外合作以及收购、控股、参股下游分销渠道等方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步建立起国际营销网络,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行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已经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全球市场需求的增大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产品的出口增速明显,尤其是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早已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
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6年医疗器械类进出口总额389.1亿美元,同比增长1.1%,出口额达205.05亿美元。同时,医疗器械产品在中国医药产品中的出口比重逐年增大,已经由10年前的32%提升到现在的37%。虽然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价格竞争、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趋严等因素的影响,但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走出去”的意愿和步伐仍在提升和加快,对外贸易、国际产业合作、对外援助、国外政府采购、各种国际性展会都已成为中国医疗器械亮相国际舞台的重要平台。
自创品牌实力渐显
近年来,国产先进医疗器械产业迅速崛起,部分产品的技术标准也与世界接轨,甚至高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了国产医疗器械从仿造到仿创结合,再到自主研发创新的转变。安科、迈瑞、开立等民族企业逐渐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其产品和技术也逐渐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打破了国际厂商长达几十年的垄断,降低了整个行业的技术成本。
目前,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自主创新品牌多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市场,但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正在逐步突破,关键部件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已有所改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日益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并加大研发投入,旨在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上海东富龙董事长郑效东认为,在工业4.0时代,智慧工厂、智能生产是发展的大趋势。智能化生产系统和过程控制已在东富龙的每一条生产线上成熟应用,今后东富龙更希望达成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体系“人、机、料、法、测、环”的一体化实施,成为全球“智慧药厂交付者”。
随着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快,医疗器械企业的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正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中高端医疗设备将有望逐步进入全球市场。
来源:国际商报